形态描述
翅展 雄约42 mm。
形态 雄蛾触角干黄白色,栉齿棕黄色;上唇须和头部浅土黄色;胸部由浅土黄色渐变成浅土黄白色;头部与胸部间有一条鲜黄棕色线;腹部由浅土黄白色渐变成浅土黄色;肛毛簇鲜黄棕色;足白色,胫节外侧被浅黄色长毛。前翅白棕色,除前缘外稀布暗褐色鳞片,翅顶角与翅外缘M3脉与Cul脉间各有一乳白色近方形斑,翅顶角色浅,略带乳白色。后翅浅土黄白色。前翅反面和后翅反面浅土黄白色。
雄性外生殖器 背兜中央较窄,两侧呈半圆形;钩形突端部呈钩形,基部呈梯形,梯形的两上角呈三角形的翼状片;基腹弧较短窄;抱器瓣较小,近长方形,其内侧末端有一龙骨状脊;囊形突呈三角形,较短宽。
本种与脉黄毒蛾E.albovenosa(Semper)相似,但不同在于前翅白棕色,缘斑乳白色,位于翅顶和M3脉与Cul脉间。
观察标本 1♂,云南双江、820m、1979.V.28、邹惠祥采。
形态 雄蛾触角干黄白色,栉齿棕黄色;上唇须和头部浅土黄色;胸部由浅土黄色渐变成浅土黄白色;头部与胸部间有一条鲜黄棕色线;腹部由浅土黄白色渐变成浅土黄色;肛毛簇鲜黄棕色;足白色,胫节外侧被浅黄色长毛。前翅白棕色,除前缘外稀布暗褐色鳞片,翅顶角与翅外缘M3脉与Cul脉间各有一乳白色近方形斑,翅顶角色浅,略带乳白色。后翅浅土黄白色。前翅反面和后翅反面浅土黄白色。
雄性外生殖器 背兜中央较窄,两侧呈半圆形;钩形突端部呈钩形,基部呈梯形,梯形的两上角呈三角形的翼状片;基腹弧较短窄;抱器瓣较小,近长方形,其内侧末端有一龙骨状脊;囊形突呈三角形,较短宽。
本种与脉黄毒蛾E.albovenosa(Semper)相似,但不同在于前翅白棕色,缘斑乳白色,位于翅顶和M3脉与Cul脉间。
观察标本 1♂,云南双江、820m、1979.V.28、邹惠祥采。